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为什么用户体验更好的飞书, 反而竞争不过企业微信和钉钉?
飞书的大裁员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?
当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做SAAS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是什么?
为什么互联网思维在SAAS方面反而失效了?
一些简单的思考
腾讯--企业微信
简单好用, 学习使用成本低, 可以和微信生态直接打通
阿里--钉钉
背靠阿里云云服务, 打卡功能
字节--飞书
用户体验好, 功能模块丰富, 交互好
互联网公司 与 SAP 的区别
- 互联网公司的逻辑:
- 云平台, 系统环境, 程序开发, 最终应用(公司全部帮你搞定)
- 传统的SAAS企业:
- 典型发展路径--欧洲的SAP
- 先有具体的应用场景, 财务管理软件, 然后不断发展
- 客户的业务模式逐渐复杂, 开始加上各种模块, 供应链, 生产管理, 人力资源管理
- 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加上服务器, 软件行业发展, 分布式架构, 解耦
- 将服务器端逻辑、网页前端、手机应用程序和电脑应用程序分开,使它们各自独立运行并通过网络请求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
- SAP直到今天仍然是遥遥领先, 被大多数世界五百强的制造企业所接受, 有很强的用户粘性, 就是因为对业务的深度理解
传统SAAS企业: 先有具体的应用场景,然后一点一点的做大
互联网企业的思维:
先打造一个通用的底层, 云服务器, Linux环境, java后端环境, node前端环境
底层都做好之后, 然后在上面开发程序, 客户不需要管代码和程序怎么写
就有了 钉钉, 飞书, 企业微信,
这种通用性很强的软件, 大家都可以用
这样传统企业就可以把IT部的人全部砍掉, 用成熟的软件服务就可以
*SAAS困境:
- SAAS的通用性 不能解决 不同企业的具体的特殊性问题, 不能定制化
- 涉及到具体的业务场景, 还是需要 懂业务的 流程专家 和 IT人员 共同配合为企业量身打造更好用的软件
- AI也不能够解决具体企业业务定制化的问题
- AI可以增强用户体验
- 但是通用的大模型, 解决的还是普遍性的问题
- 具体的业务问题还是需要深入业务场景和流程, 精调模型, 成本还是会不断上升
- 这就又违背了SAAS的商业模式
- 开发成本低, 订阅分发快, 只需要前期一次性大投入做出一个通用服务, 之后不断迭代就行
- 大企业看不上, 小企业用不起
- 大企业足够大, 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财力技术资源, 来养足够多的懂业务的流程专家以及IT人员, 来开发适合自己的软件, 不需要SAAS软件商的不够定制化的软件服务
- 小企业 看不懂, 用不起, 不会用
- 看不懂看不出效果:
- 价值难量化, 反馈周期长, 很多中小企业追求的都是盈利, 花钱投资的时候要看到直接的增长, 比如说GMV的增长, 业绩的增长, 但是SAAS软件对于企业效率的提升, 这种东西是很难被量化的
- 用不起价格问题,
-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 活下去和盈利才是重点, SAAS对他们来说投入太大, 而且效果更像是锦上添花的东西, 而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
- 不会用, 交付培训难
- SAAS的各种功能模块做得再好, 也是需要企业自己去培训学习的, 如果企业的老板管理层, 本身的管理就很粗放, 业务流程就很混乱的话, 是用不好SAAS的
-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微信和钉钉能做好, 因为核心功能和卖点足够简单, 但是飞书这种用户体验和交互更好的软件反而很难推广和商业化
- 企业微信就是可以和微信打通, 理解容易, 学习成本低, 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办公都用的私人微信, 有一个企业微信已经很不错了
- 钉钉给用户灌输的认知就是打卡, 而很多管理粗放的小微企业需要的也就是一个打卡签到功能
在老板的视角, 不会一上来就投入大量资金到一个xxx管理系统上面
而是首先考虑做这件事的直接成本, 能够带来的直接回报,
有没有替代方案, 自己先批点预算交给手下或者招两三个人试一下看看效果
如果方案真的能够带来效果回报, 再进行大额投入